党务公开

党史故事100讲丨第12讲:中共五大 艰难探索

日期:2021-02-26  浏览:2571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这里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案,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和《土地问题议决案》。大会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政府和武汉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问题,都没有根据当时的危急局势,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

“五大”虽没能完成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使命,但却是幼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党的历史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时间宣布蒋介石实行的是法西斯统治;第一次提出要争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产生了党的第一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献;第一次强调在南方坚持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写入党章;第一次邀请国民党代表团参加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等等。

大会选出31名中央委员和14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后增补瞿秋白、谭平山)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周恩来曾代理常委),陈独秀为总书记。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


广州公证远程受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