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处新闻

广州公证处“枫桥式”服务助力城中村改造

日期:2025-08-12  浏览:90

    城中村改造既是提升城市品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在广州某城中村更新项目攻坚期,广州公证处实行“驻村蹲点+巡回服务”公证服务模式,组建一支由公证员魏园园、黄晓莎带领的20人专业团队驻守工作一线,主动融入基层治理,让“枫桥经验”走进街头巷尾、邻里家园,以公证服务护航民生工程,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坚持主动履职增强公证服务保障的精准度

    面对征拆工作中复杂的法律需求,广州公证处坚持“服务下沉、关口前移”,通过发放公证指南、座谈宣讲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耐心解答与征拆相关的公证咨询,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巡回办证、蹲点办证,调查核实、法律问题论证,提供精准公证服务,将矛盾预防在前,化解在萌芽,助力征拆提质增速。通过不同类型的公证有效解决群众在法律咨询、析产、继承、事务代办等方面问题,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公证法律保障。

    村民陈先生的父亲留下的待征拆房产因90岁祖母行动不便、对相关法律政策不了解,陈先生一家的征拆陷入僵局。公证员魏园园、黄晓莎带领公证人员上门为老人耐心释法,解开老人疑惑,用温情关怀打开老人心结,最终让老人顺利签署法律文书。“公证员像家人一样耐心,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陈先生激动地说。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广州公证处建立“随叫随到”响应机制,节假日无休,累计提供上门公证服务50余次,通过发放《公证指南》1000余册、开展专场咨询会释疑解惑300多人次,让政策解读与公证服务直达群众。

    随着城中村进程加快,为确保回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公证人员提前介入回迁安置工作,为摇号选房活动提供法律意见,充分做好前期工作预案;对回迁安置摇号分房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对摇号选房活动进行全程录像,并在醒目位置对房源及选房标记等重要信息进行实时同步公示。摇号工作严谨公平,参与摇号的群众无一人提出异议,选房过程平稳有序,选房结果得到广泛认可,让村民喜圆安居梦。


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增强公证服务保障力度

    在城中村改造中,被征拆房屋大部分年代久远且性质各不相同,家庭成员人数众多且关系复杂,导致当事人之间易发矛盾。其中,关键材料调查取证难、家庭成员利益平衡难等成为突出难点。近年来,广州公证处坚持把“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贯彻落实到化解城中村和城市更新改造的全过程,公证员通过定期走访了解各地块征收进程及工作难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宣传手段,让居民理解吃透征收法律和政策,从而理顺家庭内部关系,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在刘先生祖屋继承权确认案例中,因姐姐的去世时间早于母亲晚于父亲,并且父母和姐姐的历史婚姻资料缺失导致继承关系错综复杂。公证人员深入核实,通过致函、走访多部门,历时15天还原被继承人婚姻脉络,依法确认代位继承关系。“本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公证员全代劳了!”刘先生拿着公证书连连感慨。

    由于涉及征拆的房屋历史悠久,许多产权人已过世,甚至其子女也去世多年,涉及转继承或代位继承,继承人人数众多。广州公证处公证人员提前为他们预约办理时间,既避免当事人扎堆等待,也可以针对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办理。有的继承人在前来咨询时表示,家里对于遗产分配存在纠纷,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公证员预约时间参加他们的“家庭会议”,帮助调解提供方案,以确定继承人范围;有的继承人在办理手续时想法出现变化,公证员耐心为他们讲解,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沟通、融洽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化解多起征拆纠纷……种种暖心便民的举动得到了社区、征拆部门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公证员通过专业法律审查防控风险点,使拆迁补偿协议签署效率提升60%。“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法律推敲,这才是对群众利益最好的守护。”公证员黄晓莎表示。



广州公证远程受理平台